星期三, 1月 10, 2007
Apple Computer改名Apple Inc.
Apple TV 二月上市
iPhone沒有鍵盤, 但更好用
iPhone與Yahoo Mail的結合
Apple推出結合iPod, 電話與網路瀏覽功能的手機

Steve Jobs宣佈iPhone,揭開iPhone的真面目。
iPhone是一支結合iPod, 電話, 與Internet功能的Communicator。
從2000年開始,大家就在談手機、PDA、電腦等等數位科技產品的"digital convergence",但似乎沒有一家做得好。Nokia, Sony Ericsson等等公司推出的手機,比較起今天蘋果電腦推出的這支電話,都要相形失色。
Apple做出一支全世界最棒的手機,或者說,Apple重新定義了手機 -
Quad Band, support GSM + EDGE
Apple + Yahoo IAMP MAIL
Apple + Google Maps
內建Yahoo Search
Safari Browser
Widget
3.5 inch screen
2 mp camera
星期二, 1月 09, 2007
這星期,科技玩家的焦點在舊金山,不在拉斯維加斯

這個星期(2007/1/8)開始,有兩個科技業盛會:
在Las Vegas的Consumer Electronic Show(CES 1/9-1/12),以及在舊金山舉行(1/9)的Macworld。
這次CES裡即將展出的產品,大致上都已經與世人見面,預料不會有什麼石破天驚、出人意料的產品出現。而在舊金山舉行的Macworld,照例要由Apple Computer的執行長Steve Jobs先生,在keynote speech上,介紹一個可以撼動市場的創新產品。在美國這裡,眾人的焦點都在Apple與Steve Jobs身上,各種謠言滿天飛,總之,就是讓大家望眼欲穿、引頸期盼。
據說,Steve Jobs已經對他的矽谷好友們發出動員邀請,這動作似乎意味他對這次要發表的產品,感到非常的有信心。在蘋果網站上,甚至大言不慚的宣告:"The first 30 years were just the beginning" 大有蘋果將有創世之舉的含意在內。
大家已經猜測已久的蘋果手機(眾媒體慣稱iPhone),以及面紗已經掀開一半的iTV project,似乎並不能完全符合這個狂傲的標題,因為這兩個東西太普通了!也沒有什麼Apple創意在裡面。(我看是比較多平常分析師的小創意所想出來的東西)
或許,Apple這次又將再次顛覆大家的思考與習慣,讓我們拭目以待。我已經拿到Macworld的入場卷,在前往CES前,一定會先到Moscone Center一睹為快。
不過,對當初第三波買進AAPL股票($56-$65)的朋友們,我建議在今天(1/8)要把AAPL股票賣掉換現金,等著買蘋果的新產品。依照過去兩年幾次新產品發表的模式,通常AAPL在發表會後就會開始往下走一段,要過好幾個月之後才會再緩緩回升。
powered by performancing firefox
星期四, 12月 21, 2006
星期日, 12月 17, 2006
10套超好用MAC軟體限時特賣$49
星期一, 12月 04, 2006
星期四, 11月 16, 2006
隨身影音播放器大戰 - Zune, Zen or still iPod
Microsoft的影音播放器Zune以及網路下載服務Zune Marketplace即將於美國時間11月14日推出,試圖挑戰Apple iPod的市場地位。
從Zune 與iPod的硬體規格比較,Zune的規格與功能確勝過iPod,但銷售量與硬體規格的差異真的會成正相關嗎?由Apple iPod所創造出來的影音播放器市場,早已超越了硬體規格的戰爭,而走向全產品(total product)的競爭,從Apple創造出的這個市場中,競爭早已提升到隨身影音娛樂這個領域,甚至是強調風格(lifestyle)的流行時尚領域,而不是單單在播放器硬體這個領域。Zune是否能夠搶走可觀的市場佔有率,還要看他所提供的Zune Marketplace是否可以與Apple iTunes線上影音下載服務媲美,另外也要觀察微軟這家公司到底有沒有娛樂業的基因在企業裡面,可以一舉滿足廣大消費者的需求。
我個人從Zune現有的各種上市動作與消息來觀察,Zune應該很難撼動iPod的市場地位。從硬體比較上,Zune有著大一點點的螢幕(可90度翻轉畫面),支援WiFi分享,並可接收FM Radio,有微軟自己的音樂保護格式(DRM)等等。這些不但無法打擊iPod,可能還會阻礙Zune的流行。我的理由如下:
1. Zune Marketplace的音樂格式與保護會趕走潛在消費者或iPod轉換者
Zune使用新的著作權保護格式(DRM),並且不支援iTunes下載的歌曲。當然這種站在唱片廠商利益與過度保護的措施,是不會受到消費者歡迎的。
2. WiFi的分享影音的效益不大
Zune 的WiFi面對滿街的iPod,要找誰分享音樂?加上Microsoft重重限制的音樂保護措施與限制,WiFi似乎是個英雄無用武之地的功能。再者,音樂清單某一程度上顯露了一個人的個人風格與品味,不一定每個人都喜歡讓旁人洞悉自己喜歡音樂的風格與品味。除非有一天人們真的會喜歡坐在shopping mall裡搜尋別人的Zune裡面的音樂清單。
3. 個人播放器越來越輕薄短小,Microsoft卻反其道而行
大一號的螢幕固然更適合觀看影片,但對大部分人拿播放器聆聽音樂的需求卻影響不大。消費者買到的是一個笨重又缺乏設計美感的機器,似乎要擊敗iPod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。
Zune讓我想起那個也想要在影音播放器市場分一杯羹,卻被iPod打的潰不成軍的Zen,明天Zune就要上市,讓我們看看Microsoft是否可以挾其作業系統的優勢,置入Zune Marketplace在每套作業系統上,好殺出一條血路。
從Zune 與iPod的硬體規格比較,Zune的規格與功能確勝過iPod,但銷售量與硬體規格的差異真的會成正相關嗎?由Apple iPod所創造出來的影音播放器市場,早已超越了硬體規格的戰爭,而走向全產品(total product)的競爭,從Apple創造出的這個市場中,競爭早已提升到隨身影音娛樂這個領域,甚至是強調風格(lifestyle)的流行時尚領域,而不是單單在播放器硬體這個領域。Zune是否能夠搶走可觀的市場佔有率,還要看他所提供的Zune Marketplace是否可以與Apple iTunes線上影音下載服務媲美,另外也要觀察微軟這家公司到底有沒有娛樂業的基因在企業裡面,可以一舉滿足廣大消費者的需求。
我個人從Zune現有的各種上市動作與消息來觀察,Zune應該很難撼動iPod的市場地位。從硬體比較上,Zune有著大一點點的螢幕(可90度翻轉畫面),支援WiFi分享,並可接收FM Radio,有微軟自己的音樂保護格式(DRM)等等。這些不但無法打擊iPod,可能還會阻礙Zune的流行。我的理由如下:
1. Zune Marketplace的音樂格式與保護會趕走潛在消費者或iPod轉換者
Zune使用新的著作權保護格式(DRM),並且不支援iTunes下載的歌曲。當然這種站在唱片廠商利益與過度保護的措施,是不會受到消費者歡迎的。
2. WiFi的分享影音的效益不大
Zune 的WiFi面對滿街的iPod,要找誰分享音樂?加上Microsoft重重限制的音樂保護措施與限制,WiFi似乎是個英雄無用武之地的功能。再者,音樂清單某一程度上顯露了一個人的個人風格與品味,不一定每個人都喜歡讓旁人洞悉自己喜歡音樂的風格與品味。除非有一天人們真的會喜歡坐在shopping mall裡搜尋別人的Zune裡面的音樂清單。
3. 個人播放器越來越輕薄短小,Microsoft卻反其道而行
大一號的螢幕固然更適合觀看影片,但對大部分人拿播放器聆聽音樂的需求卻影響不大。消費者買到的是一個笨重又缺乏設計美感的機器,似乎要擊敗iPod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。
Zune讓我想起那個也想要在影音播放器市場分一杯羹,卻被iPod打的潰不成軍的Zen,明天Zune就要上市,讓我們看看Microsoft是否可以挾其作業系統的優勢,置入Zune Marketplace在每套作業系統上,好殺出一條血路。
powered by performancing firefox
星期一, 9月 25, 2006
我的Macbook鍵盤與滑鼠(touchpad)的大問題
今天要報告我的Macbook(黑色, 2GHz)的大問題:滑鼠(touchpad)與鍵盤
話說七月底在台灣高高興興買了一台黑色的Macbook後,開始對這批產品的品質就打上大大的問號。
首先,買回來不到兩個星期的Macbook,根本都還沒用過多少次,按鍵G竟然就莫名其妙的掉下來了,我仔細的看了一下他的鍵盤,發現有幾顆鍵盤好像不是安裝的很整齊。趕緊就拿回去經銷商維修。我的經銷商馬上幫我安排維修,過了十天,我終於拿回我的Macbook,G鍵裝好了,但我總感覺維修中心裝得有點歪歪的,但因為急著要用電腦做事情,就先拿回來用看看。
沒想到,修回來之後,問題更多了。
在我開始用這台Macbook作為處理工作的主要電腦後,惡夢又開始了。
這次是Macbook的touchpad滑鼠。我常需要打很多文件資料,Macbook拿回來沒多久,我就發現他的touchpad大有問題,常常在我打文件時,到處亂跳、亂跑、亂選,我碰都沒碰到touchpad和它的按鈕,它就亂跳到別的地方,自動亂選,甚至delete掉我一整行,甚至一整段文章。
好幾顆按鍵也非常不靈敏,常按不出東西、或是要多敲兩次,才會有反應。像我現在打這篇文章,幾個段落就不知道被它delete很多次。真是快氣炸了!我覺得可能是Apple的維修中心在修我的鍵盤時,把我的touchpad還有其他鍵盤修壞掉了!
我決定不再忍受這個爛Macbook,拿出我舊的IBM筆記型電腦暫時用用,準備今天把Macbook拿回去送修。 依我的判斷,這台Macbook這樣是沒救了,非得重新進場大修不可,所以我會要求台灣蘋果換一台新的Macbook給我。
若是他們不答應,只好用我在美國的辦法,一封e-mail直接寫去給美國蘋果的高層主管們,讓他們了解台灣local office的服務品質與建議。幾年前,我在美國曾經就這樣做過,猜猜看發生什麼事,Steve Jobs的秘書竟然給我電話,要親自跟我說明處理狀況,然後,過不久,東西就快遞送到我家門口。
我可以理解產品量產總免不了會有瑕疵品,一流廠商的做法就是透過售後服務機制,解決客戶的問題,維持客戶的滿意度。希望這次可以獲得台灣蘋果優質的服務。我會繼續報導我初次在台灣維修蘋果的過程與經驗。
話說七月底在台灣高高興興買了一台黑色的Macbook後,開始對這批產品的品質就打上大大的問號。
首先,買回來不到兩個星期的Macbook,根本都還沒用過多少次,按鍵G竟然就莫名其妙的掉下來了,我仔細的看了一下他的鍵盤,發現有幾顆鍵盤好像不是安裝的很整齊。趕緊就拿回去經銷商維修。我的經銷商馬上幫我安排維修,過了十天,我終於拿回我的Macbook,G鍵裝好了,但我總感覺維修中心裝得有點歪歪的,但因為急著要用電腦做事情,就先拿回來用看看。
沒想到,修回來之後,問題更多了。
在我開始用這台Macbook作為處理工作的主要電腦後,惡夢又開始了。
這次是Macbook的touchpad滑鼠。我常需要打很多文件資料,Macbook拿回來沒多久,我就發現他的touchpad大有問題,常常在我打文件時,到處亂跳、亂跑、亂選,我碰都沒碰到touchpad和它的按鈕,它就亂跳到別的地方,自動亂選,甚至delete掉我一整行,甚至一整段文章。
好幾顆按鍵也非常不靈敏,常按不出東西、或是要多敲兩次,才會有反應。像我現在打這篇文章,幾個段落就不知道被它delete很多次。真是快氣炸了!我覺得可能是Apple的維修中心在修我的鍵盤時,把我的touchpad還有其他鍵盤修壞掉了!
我決定不再忍受這個爛Macbook,拿出我舊的IBM筆記型電腦暫時用用,準備今天把Macbook拿回去送修。 依我的判斷,這台Macbook這樣是沒救了,非得重新進場大修不可,所以我會要求台灣蘋果換一台新的Macbook給我。
若是他們不答應,只好用我在美國的辦法,一封e-mail直接寫去給美國蘋果的高層主管們,讓他們了解台灣local office的服務品質與建議。幾年前,我在美國曾經就這樣做過,猜猜看發生什麼事,Steve Jobs的秘書竟然給我電話,要親自跟我說明處理狀況,然後,過不久,東西就快遞送到我家門口。
我可以理解產品量產總免不了會有瑕疵品,一流廠商的做法就是透過售後服務機制,解決客戶的問題,維持客戶的滿意度。希望這次可以獲得台灣蘋果優質的服務。我會繼續報導我初次在台灣維修蘋果的過程與經驗。
訂閱:
文章 (Atom)